SEO 實戰經驗 (5):量化與質化分析交互使用,Persona 和訪談深入瞭解搜尋意圖
除了量化指標外,B2B 企業可進一步利用質化分析方式,深入瞭解企業客戶的搜尋意圖。特別是購買流程長、利害關係人多的案例,質化讓我們知道行為背後的故事。
如何利用質化分析研究搜尋意圖?
- Google 一下!簡單找尋用戶搜尋意圖
- Google Trend、Keywords Planner、Search Console 的使用時機
- 量化後還需要質化分析
- 社群輿情分析成為趨勢
量化和質化反覆分析
首先,量化和質化從來就不是二擇一使用,而是兩者互相搭配使用。身為 B2B 企業的行銷團隊,我們既要從數據中找到「What」的問題,更要從質性研究 (例如深度訪談、焦點團體等) 找到「Why」的問題。
質化分析,可輔助我們知道用戶行為背後的原因,包含產業、市場、競爭對手,甚至是自己。
通常較常用作法是:先蒐集手邊的量化資料後,提出數個無法透過資料解答的問題。將此具體問題設定為質化處理的關鍵後,以訪談方式得到背後的原因。然後,再開啟下一次的問卷蒐集、量化蒐集等。
我們在之前的文章瞭解 Google 提供的量化數據之後,接著我以設計深度訪談和 Persona 的經驗,分享實務案例。
Persona 人物誌不可漫無目的
企業想要瞭解目標受眾的方法,常見之一便是 Persona 人物誌。Persona 人物誌運用具體形象描繪用戶輪廓,讓企業行銷和業務團隊知道產品要賣給誰。下圖分享網路上搜尋到的範例,可看到有年齡、性別、職業、興趣、經常使用的網路平台等等資訊。
最大的問題在於,Persona 經常做到沒方向
嘗試過 Persona 人物誌的行銷人員,多會有許多以下的問題:怎麼找到人訪談?用戶資料一堆怎麼歸納整理?看似一堆資訊卻好像都已經知道… 等等。
這些問題也是我在 B2B 企業研究目標受眾時遇到,諮詢前輩們的經驗往往得到「先定義問題」的答案。然而什麼叫做定義問題,經過五年後才慢慢找到自己的答案。
先決定好分類群眾,再詳細分析之間的差異
以上圖為例,對於用戶的瞭解通常可分為「舊用戶」(付費轉換問題)、「遺失用戶」(留存問題)、「白紙用戶」(新用戶獲取、品牌形象問題)。接著再根據你特別想研究的問題進行群眾細分。
舉例來說,作為 SaaS 訂閱制的行銷團隊,我在付費轉換問題上想處理的是:如何提升廣泛小額付費意願?而不是單價高的客製化服務,因此上圖我捨棄了客製需求用戶或 VIP 的選項,著重小額付費和未付費的差異。
當我們先把群眾分類完成後,行銷團隊便有了研究方向,例如透過瞭解數位行為、對於產品及品牌的觀感、真實使用一段時間…等涉入程度不同的方式,得到各分類群眾的輪廓。
簡言之,我並不是先毫無目的去撒問卷,然後收集到一堆毫無關聯的資料 (畢竟每個人都很不一樣),再逼迫自己異中求同;相反地,先透過量化數據閱讀後,初步分成研究架構,並且依照問題與需求方向,找到明確研究群眾對象。
深度訪談的五個提醒
正式進入訪談之後,提醒訪談人員在準備好訪談大綱之後,隨時準備好以下心態,才能問到「原本沒想到」的答案,而這也往往是訪談的價值所在。
1. 暖身讓雙方都放下戒心
每次訪談的開始,都是從一段陌生且尷尬的開場展開。不建議在訪談開場就單刀直入,而是先利用幾分鐘噓寒問暖,這對建立彼此關係的過程,是決定受訪者是否會吐露真實情緒的關鍵。
例如,我經常用的暖身方式之一,是詢問受訪者運用什麼交通方式來現場的?藉此去多問一些受訪者平日的工作、生活、家庭等,有時候不一定只能用問的,而是訪談者也分享一點自己的資訊 (不能只是單方面要求受訪者一直說,自己也分享一點東西,讓對方覺得這場訪談是對等的)。
2. 聊天旁敲側擊別太直接
不只有開頭的時候需要暖身,整個訪談流程都需要建立在雙方關係能互相交流的狀態,適度給予肢體和言語的支持,都對於受訪者表達真實意見很有幫助。
建議在詢問的時候,請不要拿著訪綱一字一句照著問,特別是當你在訪談的當下已經感受到對方無意說明更多時,可以先迂迴繞道有興趣的其他題目,等到受訪者回到討論熱度後,再循序漸進側面詢問,並切記不可適用於過度刺探個人隱私或是明顯地雷的問題!
3. 延伸問你本來沒想問的
訪談大綱一定要準備,否則會浪費一次和用戶交流的寶貴經驗。不過,你需要知道的是,大綱上的問題屬於你「已經知道自己不知道」的問題。如果你能做到前兩個提醒,受訪者在暢所欲言的同時,會無意間讓你知道「過去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」的話題。
建議在詢問的時候,避免誘導式的詢問外,讓受訪者以開放式的問題進行討論。是的,我有的時候會將訪談做成一場討論,激起受訪者和訪談者想一同研究的好奇心,創造受訪者分享和自己延伸回答的環境。
4. 等待對方慢下來想想
開放性的問題往往需要受訪者思考,才能得到比較完整的回答。訪談者需要切記不可打斷受訪者的思路,包含插入話題、多做解釋、誘導發言等。忍受尷尬的一分鐘,說不定可以得到無限的創意。
5. 記錄當時感覺不可忽略
訪談當下就可以透過錄音、錄影、筆記等方式記錄回答內容,後續的逐字稿或整理紀錄都是基本配備。除此之外,我會讓訪談者記錄在訪談時的感覺,包含整體氣氛、情緒轉折、語氣感受等。畢竟人們用文字或聲音表達,只佔真實感受的有限比例,可以請訪談者依照直覺記錄下來。
社群輿情分析比想像重要
在本文結束以前,我想特別提到社群輿情的重要性,尤其近期的企業公關危機,經常是忽略了社群擴散的影響力,過慢、過於輕忽的後果往往引來客戶抵制和品牌價值受損。社群輿情不僅是監控社群對於品牌的看法,也可以藉由社群資料,找到外部使用者對於自己的定位,甚至找出未曾發現的關聯。
我曾經參與 QSearch 舉辦的實戰營,並利用工具找尋市場潛在客戶 (當你不知道如何設定關鍵字時候),找出是否有未曾關注到的領域。例如:在反查關鍵字後,意外發現交女友產生「零卡分期」的需求。
B2B 內容行銷策略,你也可以做到
除了 JANDI (企業通訊軟體)和 MAYO (企業雲端人資系統) 的 SEO 和 B2B 內容行銷操作經驗外,我也在零一行銷、Growth Marketer Academy 擔任 SEO 與內容行銷講師,並於台大、政大等學校分享。累積超過 50 個關鍵字長期佔據 Google 搜尋第一位、超過 250 個關鍵字在第一頁。
你也在尋求 B2B 行銷成長嗎?
SEO 和 B2B 內容行銷策略,是你可以成功的機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