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O 實戰經驗 (7):B2B 企業如何規劃成長十倍流量計畫?內容行銷實例公開!

曹凱閔 (KM Tsao)
10 min readFeb 6, 2021

--

B2B 企業如何規劃成長十倍流量計畫?內容行銷實例公開!。(圖片來源:pixabay)

上一篇文章《如何讓用戶找到你?用關鍵字同心圓做策略布局》中,我們畫出了屬於 B2B 企業的內容布局,而這必須奠定在蒐集關鍵字,以及分析搜尋意圖之後。本篇正式進入到成長計畫的討論,並以實務案例討論。

如何規劃內容布局,讓潛在用戶找到你?

關鍵字同心圓,展開成長計畫

下圖是我們已經得到的關鍵字同心圓,從最裡層的品牌字「JANDI (Slack 中文版本)」、產品字「企業即時通訊」,走到更廣泛的需求字,包含「生產力、企業管理」「溝通、工作、辦公室」

目前為止,我們知道不同關鍵字屬於哪個定位,但是怎麼引導潛在用戶產生我們希望的行為,還需要展開成長計畫。

關鍵字同心圓
關鍵字同心圓:以 JANDI 為例

信任建立是一切的開始

B2B 企業的購買決策,是由一連串建立信任感的過程,在品牌知名度不足的限制情況下,不宜直接在產品關鍵字與競爭對手互相砍殺,而是從潛在需求 (較容易差異化之處) 引導用戶產生需求。

首先,我會以內容優先,逐步將 JANDI 產出的文章,從「溝通、工作、辦公室」「生產力、企業管理」靠近,換句話說,行銷團隊在產出溝通相關的文章時,不會是漫無目的去撰寫,而是把「溝通」「生產力」去連結,傳遞給受眾的潛台詞就是:對於溝通感到好奇的人,你必須要重視生產力的議題。

接著,就會產出以下的文章:

  1. 2021 年不能不知道!八個辦公室生產力工具
  2. 遠距工作就像遠距戀愛?那三年團隊溝通遇到的問題
  3. 在辦公室養隻貓,可以更快樂工作?終於有說服老闆的理由了
  4. 工作效率與生產力迷思!你的員工其實不需要超時工作
關鍵字同心圓_建立信任
對於溝通感到好奇的人,你必須要重視生產力的議題。

這類文章的階段性目的,就停留在這裡即可,不必要強迫讓每一篇文章都提到 JANDI (品牌字) 或企業即時通訊 (產品字),這樣只會讓文章看起來過於牽強,品牌置入感過重,對於已經被廣告轟炸的現代人來說,很容易就選擇放棄閱讀或是不相信內容。

引導往 JANDI 靠近。偏向教育市場,不要急著置入

將特定議題與產品字、品牌字連結

面對到競爭激烈的產品字,建議 B2B 企業從潛在客戶建立信任的特定議題切入,並與產品字連結。簡言之,以 JANDI 為例,接下來我會將「生產力」「企業即時通訊」去連結,傳遞給受眾的潛台詞就是:如果你重視生產力的話,企業即時通訊是你必備的工具,或是短時間內可看到成效的方式。

既然已經連結到產品字了,就不用客氣直接連結到你的品牌吧!如果前面的文章累積潛在客戶信任,把這份信任轉移到你的品牌,對於流量的品質和數量都有較好的成效。

接著,就會產出以下的文章:

  1. 2021 年不能不知道!八個辦公室生產力工具
  2. 你需要的不是「待辦清單」,而是一張「已完成清單」!
關鍵字同心圓_企業即時通訊
如果你重視生產力的話,企業即時通訊是你必備的工具。

我們統整一下從頭到尾的流程:

對於溝通感到好奇的人,你必須要重視生產力的議題。如果你重視生產力的話,企業即時通訊是你必備的工具,或是短時間內可看到成效的方式。JANDI 剛好是最適合你的工具。

用「已知」學習「未知」

人們在學習未知的事物時,並非從零基礎開始,而是在腦中思索有沒有相關的資料,找出兩者差異之處。最後我們會用「已知」學習「未知」,並且去定義未知的事物,如果上述差異之處,正好是你期待已久的,品牌印象會越加深刻。

這段過程可視為 B2B 客戶對於特定品牌印象建立的過程,「已知」通常和你的競爭對手或產業標竿有關;「未知」就是自己的品牌;「差異之處」就是你和競爭對手的差異化,最好是客戶原本未被滿足的痛點。

關鍵字同心圓_用已知帶動未知
用「已知」學習「未知」,並且去定義未知的事物。

以 JANDI 為例,這是為了解決大多數人在工作職場使用 LINE 的痛點,包含檔案不容易儲存、群組訊息混亂等問題。LINE 對於台灣人來說非常熟悉,所以 JANDI 在做製作內容時,從為何比 LINE 更適合工作切入會最直接。

接著,就會產出以下的文章:

  1. JANDI 與 LINE 分析比較:為什麼不建議公司用 LINE 工作?企業通訊工具的替代方案?
  2. LINE 群組太多太雜?公私分明比想像更重要
  3. 還在用 LINE 群組談公事?其實,越即時反而越沒工作效率
  4. 原來,真的有 LINE 群組使用規範!

從關鍵字同心圓看流量成長計畫

我們已經瞭解同心圓分層的概念,以及如何漸進式把潛在客戶往軟性議題、認識產品,再到最後研究並購買的流程。有了概念之後,我大概分享 4 個技巧性的成長計畫。

1. 從搜尋意圖找出品牌定位

先確立 JANDI 可以成為生產力、企業溝通、串聯服務的重要意見領袖,而這也是和競爭對手差異化的地方,也讓 B2B 企業品牌可以提升到更高的層次。

舉例來說,JANDI 會舉辦討論 Trello 的活動,或者開設線上學習課程,絕不只是討論自己的產品而已。

超效率雲端工作坊:電商繁雜的流程,讓我們用雲端來搞定。
超效率雲端工作術:職場生產力Level Up。

2. Line 痛點優先處理

品牌經營是長期的工作,產品行銷需要在短期讓潛在客戶感受到差異化,因此建議優先處理。我會將將「Line 痛點」的討論位移到「JANDI」、「企業即時通訊」、「企業溝通」、「生產力」,當潛在客戶想到 LINE 在企業生產力的痛點,就會想到 JANDI。

舉例來說,利用系列內容文章,從各方面描述用 LINE 管理產生的問題。如果能用內容策展方式,成效會更好。

用 LINE 管理工作,我們後來怎麼了
用 LINE 管理工作,我們後來怎麼了?

3. 和競爭對手完整分析比較

除了要和潛在客戶表達 LINE 在工作職場的痛點外,JANDI 自然也需要處理直接競爭對手的關係,例如 Slack、Chatwork 等等。B2B 企業大多迴避和競爭對手比較,然而對於潛在客戶來說,足夠協助企業主管決策的完整分析非常重要,建議 B2B 企業不妨可以較中立方式撰寫分析文。

站在企業客戶端思考,通常由採購部門員工依照主管指示,針對某個需求進行產品、服務或方案的研究。正如你我一般,直接透過 Google 搜尋蒐集資料是很自然的舉動。

若 B2B 企業能夠在第一頁面前位,出現一篇具備完整文字分析、表格比較、產品介紹等的文章,你的內容很有可能就會直接出現在客戶內部簡報中了。

B2B 內容行銷策略_競爭對手完整分析比較
協助企業主管決策的完整分析非常重要。

4. 用客戶案例建立信任感

攻擊產品字的時候,直接撰寫產品內容的成效較低,建議可以借力使力的方式,提高潛在客戶對於你的產品字、品牌字較高的興趣,例如:用客戶案例建立信任感。

自己說產品多好,對於客戶來說是無感的。若能以客戶角度思考,從第三者 (既有客戶) 身分來說明產品對於自己的幫助,更能讓潛在客戶買單。別忘了!B2B 企業的內容行銷策略,重要的目標之一便是建立信任感,客戶案例就是最好的信任感來源。

B2B 內容行銷策略_客戶案例
客戶案例就是最好的信任感來源。

B2B 企業的潛在客戶,通常也會將服務客戶名單作為重要決策依據,特別是當決策趨向保守的時候。建議無論目前服務企業規模大小、是否具知名度,客戶案例是隨時都需要準備開始的,B2B 企業累積特定行業案例之後,進一步可以撰寫產業白皮書,佔領產業意見領袖的高度。

B2B 內容行銷策略_產業白皮書
撰寫產業白皮書,佔領產業意見領袖的高度。

在 JANDI 時期,團隊從開始的第一天就撰寫客戶案例,即便創業初期的客戶只是不到 5 人的小公司 (甚至可以用免費升級換取案例),也要好好撰寫為什麼需要?如何解決痛點?建議哪些公司也需要?早期撰寫的客戶規模都不大,但半年後客戶逐漸成長到 20 人左右,一年後成長到 50 人,三年後可以成長到 200 人以上或上市櫃公司的青睞。

特別給 B2B 初創團隊的建議:要先讓客戶知道有人使用你的服務,把握每一個冷啟動後續效益;接著讓客戶的同業競爭對手,知道客戶正在使用,以便切入市場。當你停留在一個企業規模上不去時,可以先接觸「較大規模且願意嘗試新方案」的公司作為突破口,再影響到其他企業。

流量計畫如何改變關鍵字同心圓?

上述是較廣泛可應用於 B2B 企業的 4 個技巧性作法,你或許也正在執行部份的工作,但之所以會執行此工作,還是與關鍵字同心圓相關,目的是引導潛在客戶購買決策,並且在競爭激烈的產品字中脫穎而出。

向外擴展和向內擠壓

明確的「品牌定位」和「客戶案例」,有助於品牌字向外擴展到產品字 (例如:企業即時通訊),並且用「與競爭對手的差異」和「已知帶動未知」以不同角度攻擊產品字。

除此之外,從軟性議題表現出產品差異點,可以將同心圓外層的關鍵字向內擠壓,例如:生產力工具文章中頻繁討論企業即時通訊。

關鍵字同心圓
流量計畫如何改變關鍵字同心圓?

B2B 內容行銷策略,你也可以做到

除了 JANDI (企業通訊軟體)和 MAYO (企業雲端人資系統) 的 SEO 和 B2B 內容行銷操作經驗外,我也在零一行銷Growth Marketer Academy 擔任 SEO 與內容行銷講師,並於台大、政大等學校分享。累積超過 50 個關鍵字長期佔據 Google 搜尋第一位、超過 250 個關鍵字在第一頁。

你也在尋求 B2B 行銷成長嗎?

SEO 和 B2B 內容行銷策略,是你可以成功的機會

--

--

曹凱閔 (KM Tsao)
曹凱閔 (KM Tsao)

Written by 曹凱閔 (KM Tsao)

Swipe App Co-founder|ex-JANDI, 17Live, MAYO Human Capital|SEO, DAU Growth, B2B Content Marketing